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营商环境 > 工作进展

【营商环境工作进展】瑞金市坚持“四个强化” 有效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访问量:

瑞金市坚持“四个强化” 有效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来源:江西日报社江西营商全媒体平台
发表于:2024-02-08
阅读量:9399

创新永不止步,瑞金市面对创新基础条件薄弱、创新人才不足等难题,砥砺奋进、破题解困。聚焦服务“1+3+N”主导产业,紧紧围绕“127”总体工作思路,围绕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目标,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通过强化工作机制、强化主体培育、强化人才引育、强化创新合作等方式,厚植科技创新的土壤,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有效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2023年高质量发展考核中,瑞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R&D)5.13亿元,占GDP比重达2.46%,同比提高0.4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74%和全赣州市1.72%的平均水平,居赣州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数占规上工业企业数34.43%,同比提高5.07个百分点;研发人员938人,占企业人数6.44%;全省县域创新能力评价排名2021年、2022年两年排名共前进49位。

强化工作机制,点燃优化创新生态的“新引擎”

聚焦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目标,健全完善各项科技政策制度,积极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为瑞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制定出台了《瑞金市人才政策清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 打造区域性重要人才集聚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等系列创新性更强、含金量更高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做优“科贷通”服务,全力为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题,2023年,帮助5家企业贷款1700万元。精准落实国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奖补政策,2023年瑞金累计计划兑现政策奖励扶持资金855.45万元,累计为65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减免6000余万元。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力。结合走访企业,连续两年发放《致企业家的一封信》,引导企业紧盯市场搞研发,着眼未来抓创新,不断强化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意识。对标赣州市下发的《2023年赣州市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工作方案》《赣州市“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攻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瑞金市实际,出台《2023年瑞金市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工作方案》《2023年瑞金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认定高成长性企业、高企、科小等目标任务,企业自主创新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推进项目建设新速度。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科技创新赋能行动项目推进方案,加快推进各个项目落实落地。2023年,瑞金市科技创新赋能行动项目共计16个,总投资33.51亿元。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挂点市领导靠前指挥,相关责任部门现场办公,赋能办及时协调调度,把工作做在前面,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施工进度达到时序。2023年已开工项目15个,开工率94%,开工率居瑞金市前列。

强化主体培育,使出打造科创高地的“连环招”

按照创新主体培育壮大发展思路,加快构建创新格局、集聚创新资源、支撑产业发展,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

创新主体培育链条完善。积极构建“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型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全过程培育链。全力为企业解难题出策略搞服务,瑞金市科技局联合工信局等部门分组进入园区、企业,面对面和企业负责人及科技负责人宣传解读惠企政策,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困难,并安排专人“一对一”对接跟踪服务。针对企业高企申报出现的难点痛点,协调江西理工大学教授和瑞金税务局业务骨干,对瑞金市高企和培育高企进行业务培训。

创新主体持续壮大进阶。瑞金积极开展科技企业梯次培育,通过电话解答、走访企业、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归集研发投入,对有研发费用的企业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对无研发经费支出或强度较低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点对点指导。2023年,2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备案22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率达85%,排名居赣州市前列;88家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8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率达99%。

创新平台载体提质增效。按照“一个企业一个研发中心”的思路,聚集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原动力”,注重高能级平台建设,指导企业标准化建设研发中心,助力传统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发展。2023年,瑞金5家企业获批组建赣州市级技术创新中心,获批率达100%。

强化人才引育,培育创新融合发展的“金种子”

瑞金市全力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大招引力度,引资金、引产业、引技术、引人才,以高新技术改造优势产业,促使企业由“要我创新”不断向“我要创新”转变。

加大科技人才招引力度。制订出台《瑞金市“科技副总”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瑞金市科技副总项目的通知》,组织智龙直线等企业聘用“科技副总”(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13名。高校专家对接江西瑞金化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大工件紫铜焊接工艺技术提升、江西米娅新材料有限公司纺织材料工艺和产品升级等技术需求,申请发明专利13件,帮助引进培育各类人才18人,组建赣州市级创新平台6家、省级创新平台1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
加强科技人才培育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加快构建先发优势,抢占行业未来制高点,积极推报各级科技人才。帮助金字电线等6家企业做好科研助理招聘工作,年内新增科研助理54名。2023年,获得认定赣州市级“苏区之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1位外国籍人才被赣州市外国专家局通过认定并发放“工作许可证”,实现了瑞金在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数量零的突破。

推进校企合作发展深度。高校针对企业需求清单,把实验室搬到企业,扎实开展技术攻关。2023年1月和10月,瑞金市分别与江西理工大学和华东交通大学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华东交通大学瑞金研究院,在技术研发等多个科技合作方面展开合作,扎实推动瑞金市与中南大学的合作及与南昌大学的对口支援合作,搭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对接交流平台,为瑞金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新动力。

强化创新合作,树立狠抓实干创新的“风向标”

瑞金市坚持“创新+合作”,破瓶颈、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厚植发展的内生动力,让优质资源激活瑞金经济一池春水。

加强科技需求对接。积极组织园区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参加省内外各级成果对接会,鼓励企业开展技术交易,不断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截至12月底,瑞金技术合同成果登记交易额达20.96亿元,同比增长98.58%。争取对口专业的专家教授,为中藻生物、杰仕柏、日东贡潭村经济合作社等10多家经济主体争取到4个省科技特派团(蔬菜、畜禽、水稻、果业)21人(江西农业大学、赣州蔬菜花卉研究所、赣南师范大学、省农科院等)专家博士,并签订了科技人员、技术需求方、科技部门三方协议,为瑞金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极大帮助。

推进关键技术攻关。聚焦瑞金“1+3+N”产业体系,在航空航天特种电缆、高纯铜箔板带、药食同源关键技术、纺织特级辅料等领域方向,聚焦产业技术瓶颈,扶持企业进行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研发,加快构建先发优势,抢占行业未来制高点。金字电线弹性结构、高温柔软涂覆的金属封严绳研制成功,解决了航空发动机内高温环境下涡轮静子构件间的封严不够紧密的问题。金拉铜箔改变压延加工条件,成功制造出超低粗糙表面压延铜箔,为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江西九华药业有限公司复方鲜竹沥液处方工艺中提取、浓缩、醇沉、灭菌等关键工艺成功列入2023年度赣州市“揭榜挂帅”榜单,实现瑞金在这块领域的零的突破。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扶持商蔚电液精密液压阀、智龙直线静音导轨等企业科技成果在瑞金转化,实现敏感词,请谨慎使用。,解决“卡脖子”问题。成功举办了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江西·赣州)启动仪式暨项目对接推介会和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江西·赣州)现场赛暨颁奖典礼,历时3个月的需求挖掘、方案征集、专家线上线下辅导、现场赛评审对接、实测比拼等活动,瑞金3家企业分获卓越奖(智龙直线)和优秀奖(九华药业、化工机械)。智龙直线静音直线导轨具有高静音、低振动、高防尘等特点,一经投入使用就能大幅度提高现有设备的传动性能,后续将能够广泛运用于“中国制造2025”的自动化生产线、高端数控机床、半导体设备等,有力推动了国内直线导轨行业朝着国产替代进口方向发展。(瑞金市科学技术局 刘东华 刘剑)
  

编辑:陶钦仪

一审:许佳慧

二审:陈远路

终审:郑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