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市城建局2006年以来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今后五年工作打算

访问量:

市城建局2006年以来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今后五年工作打算

 

2006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建设“具有浓郁红色历史文化氛围、现代化山水田园风光的赣南东部和赣闽边际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经营城市、依法管理,塑造特色、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并重,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并举,新区扩张与旧城改造同步,地上功能与地下设施协调,现代城市文明气息与历史文化氛围兼顾”的总体要求,严规划、重建设、强管理、提品位,全面打造红色故都整体形象,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20.3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8.17万人,城镇化率41%,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5%

一、2006年以来主要工作做法

(一)立足城市发展定位,增强城市规划的系统性和前瞻性,城市发展方向更为明晰

1、立足城市定位抓规划2006年以来,我市投入近1300万元,聘请专业机构,累计组织编制规划50多项,完成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罗汉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及商业、教育、消防、环卫设施、排水系统等专项规划,新增控制性详细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道路景观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形成总规、详规、修规、单规等相配套的规划体系,实现城市规划区内控规全覆盖。

2、着眼提高质量抓规划。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对重点工程、标志性工程、重要地段和较大规模的生活区以及城市雕塑的规划设计,鼓励和引进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参与竞争,先后邀请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江西师大规划设计院等多家单位前来编制规划及参与规划方案评审会议,提高了规划设计水平。发挥由规划专业人员、公务人员、社会人士各三分之一组成瑞金市规划委员会作用,严格项目规划评审,建立规划批前、批中、批后公示制度和外聘专家远程服务技术评审制度,形成“专家咨询、部门负责、群众参与、集体研究”的决策机制。

3、围绕有效执行抓规划。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维护规划管理严肃性、权威性和连续性。积极发挥由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规划专业人员参加的城市规划监督委员会作用,建立规划联审制和建筑工程联验制,从源头上防止违反规划行为发生。坚持采取联合执法的形式,对城市建设项目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私下土地交易、私下房地产开发行为。2006年以来,我市督促项目业主及时增补绿化面积20500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30000平方米。

(二)重点突出“三个创造”,彰显城市形象的个性和特色,红色故都整体形象更加凸显

1、围绕彰显历史特色,创造富有浓郁红色故都文化内涵的城市氛围。主要从城市的主色调、城市标志性建筑、城市出入口景观和城市标志形象等方面入手,营造红色历史文化氛围。在城市色彩上,把红色作为城市主色调,把绿色作为调和红色的最佳搭配,对红都大道、龙珠路等主要街道街景按红色景观要求进行了改造,建成了绵江大桥等一批红色色调的建筑物,在城区、入城口、国道沿线、革命旧址等重点区域,大量种植花草树木。在建设标志性建筑上,先后建设和改造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纪念园、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馆等项目;全面完善了集中反映红色历史的叶坪国家级4A景区、沙洲坝红色旅游景区、军委旧址群景区等。在城市出入口景观上,精心设计并高标准改造了三个城区入口,在各个入境口以及红色景区口建成了红色历史标牌门。在城市标志形象上,从“一苏大”会址、“二苏大”会址、红井等红都历史建筑图案中变形、抽象出城市标志形象,广泛用于雕塑、公交候车亭、路灯等城市公共设施,增加地方文化元素,延伸人们对瑞金的历史记忆。

2、围绕彰显时代特色,创造亲切舒适和宜居创业的城市环境。走精品开发建设之路,确保城市不大而无序、大而不当。规划确定开敞空间的位置和规模,规定建筑后退红线标准,改变“一层皮”式的建设模式;组团推进城区开发,高标准建设精品楼盘,新建成锦江名城、锦绣花园等一批精品住宅小区。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夯实了建设中等城市基础。2006年以来,每年保持2.5亿元以上投入,完善了城市路、水、电、气等功能。扎实推进城市路网建设,全面完成红都大道、绵江北路、金龙大道等16条道路,正在兴建改造的红都大道东延、绵水北路、金二路等12条道路,形成“三环三横九纵”城市路网;赣龙铁路、瑞金-赣州高速竣工通车,鹰潭-瑞金、瑞金-寻乌高速公路全线动工,长汀隘岭-瑞金高速、赣龙铁路新双线项目即将开工,鹰潭-瑞金-汕头铁路进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届时瑞金将形成双“十”字枢纽型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建成22千伏输变电站,50万伏输变电站完成可研选址,建成日供10万自来水蓄水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公害处理场项目;引进深燃集团建成管道天燃气工程,成为赣州市首个开通管道天燃气的县级城市。投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1.09亿元,建设廉租住房1154套、62800平方米,发放租赁补贴896户,补贴资金约400万元;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56套、1.7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5万平方米。

3、围绕彰显生态特色,创造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城市空间。充分发挥我市生态环境好的优势,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坚持城市建设不砍树、不推山、不填塘,实施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违补绿、生态增绿工程。2006年以来新增城市公园绿地面积66.2公顷,达到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6平方米,投入资金4800万元,完成了绵江、锦绣等公园及叶坪红军广场、城西小游园建设,街道绿地建设方面:完成了桦林北路、金二路、红都大道东延、绵水路北延、绵江北路等12条道路绿地建设.单位附属绿地建设方面,完成了公安局、检察院、质检局等34个单位附属绿地28公顷.生产绿地建设方面:完成了锦都园林、东升花木厂等生产绿地41公顷,全市共评出公安局、检察院、质检局等十二个园林绿化单位。种植行道树、各类乔木、花灌木共计1000000株。

二、存在问题

1、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较缓慢。2006年我市城镇化率增加6.94个百分点,而同比赣州市增加了10.49个百分点,可见,我市的城镇化进程远远低于赣州市平均水平。

2、中心城区规模偏小,实力不强,对周围小城镇的吸引和辐射作用小。2010年底瑞金市全市总人口65.37万人,而中心城区总人口为15.6万人,仅占全市总人口的23.86%。实践证明,中心城市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对周围小城镇的吸引和辐射作用力大小。而瑞金中心城市规模过小,很难起到带动市域经济全面发展的作用。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规模持续扩大,现有的市政基础设施规模和功能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主要体现在没有一部完善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区政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城区市政公用设施还不够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

三、今后规划建设工作思路

1、优化城镇规划布局,构建完善的城镇体系结构。一是优化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城镇协调发展新格局。将瑞金市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规划分为四级,即市域中心城区,重点(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含乡政府所在地)及中心村四个层次。二是合理布局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将市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规划为“一心三轴”的布局形态。三是要完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针对瑞金市域内现状城镇职能分工不明确,城镇之间缺乏横向联系这个问题,根据各城镇现有的产业和实际情况,科学定位各城镇的职能分工,进一步加强城镇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不断发展壮大中心城区和小城镇。

2、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区域化和集团化,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演化成区域和城市之间的竞争,区域城镇体系中的中心城市的作用日益重要。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往往代表着该区域的整体形象和综合实力,其发展水平既影响着该区域在上一层次区域中的地位高低和竞争力大小,又是带动该区域发展的主要中坚力量。瑞金目前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实力不强,对周围区域的吸引和辐射作用小。要大力发展成为人口规模2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才能在瑞金市域范围内发挥核心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成为赣州市域内次级中心的目标。

3、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培育中心镇,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继续搞好新农村规划建设。一是积极培育中心镇加快中心城区发展的同时,积极培育壬田、瑞林、云石山、武阳、九堡等中心城镇,促进其所在区域的产业、人口向中心镇集聚,使城镇布局不断趋向完善、合理。二是努力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进一步加强小城镇道路、通信、供电、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金融、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和支撑条件,逐步将小城镇培育成为镇域内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三是积极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大力推进“三清六改四普及”,积极扶持产业结构调整,注重村风文明建设。

4、高标准规划建设市域基础设施,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完善市域道路交通设施。一是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以及市乡公路建设步伐,完善道路交通设施。二是加大市域市政公用设施力度。完善给水、排水、电力、环卫、殡葬等市政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三是着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园林绿化等民生工程。

5、突出生态建设和社会和谐,促进城乡生态文明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坚持将环境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高效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和智力资源等,使城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的生态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