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旅游和公共文化服务

【旅游】文物保护警示信息

访问量:

文物保护警示信息

加强文物保护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拓展地方经济发展。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不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出现的新问题,我市文物主管部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职能职责,为文物安全站好岗、放好哨。

一、文物是指人类创造的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下列物质遗存:

(一)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古石刻、古壁画;(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手稿和图书资料等;(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文物保护法第2条)

二、文物种类

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等。按其价值等级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可移动文物包括: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文物保护法第3条)

三、国家鼓励或奖励有文物保护行为的单位或个人

(一)认真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保护文物成绩显著的;(二)为保护文物与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的;(三)将个人收藏的重要文物捐献给国家或者为文物保护事业作出捐赠的;(四)发现文物及时上报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护的;(五)在考古发掘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六)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方面有重要发明创造或者其他重要贡献的;(七)在文物面临破坏危险时,抢救文物有功的;(八)长期从事文物工作,作出显著成绩的。(文物保护法第22条)

四、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文物保护工程以外的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文物保护法第28条)

五、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和建设工程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影响程度,经国家规定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文物保护法第29条)

六、国有文物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文物保护法第7条)

七、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文物保护法第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