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军 瑞金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鑫 丁鑫朋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群众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依托“5+2就业之家”,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兜牢底线、助企纾困,有效助推群众家门口“就好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目标。
搭建平台 完善稳就业工作服务机制
走进市就业之家服务专窗,不少群众在现场进行求职登记、信息咨询,工作人员热心地提供职业指导、答疑解惑、宣传政策。
大门旁的零工超市站,不时有人驻足,他们仔细打量张贴在墙上的招聘信息,寻求合适的岗位。
“以前我们找工作都要东奔西跑,现在省心多了,在这里登记后,老板和雇主就可以联系到我们,还能通过零工超市直接找到心仪的岗位。”顺利找到工作的张师傅心情十分愉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市通过搭建覆盖市、乡镇、村(社区)和瑞金经开区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业态成链、功能聚合、集约发展,不断完善稳就业工作服务机制,满足广大群众的求职需求。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就业之家56个,累计开展招聘活动46场,就业之家平台在招人数11181人,发放各类就业补贴810余万元,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827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601人。
优化服务 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
“这个小时榜相当于一个音浪收益的排行榜,小时榜每隔一小时重新排列一次……”在人力资源市场,一场抖音直播培训正火热进行中,台下座无虚席。
骆春从事数码办公设备批发,电商产业的兴起让他萌生直播的想法,得知这次抖音直播培训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学习。
“我现在已经培训了5天,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对直播时段、视频剪辑还有抖音各方面规则都更清楚了。”骆春连连称赞。
劳动技能不足是求职者的一大痛点,我市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了解就业者的技能短板,有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
2024年,我市共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52期1629人次,其中企业职工13期517人次,就业技能培训31期926人次,创业培训8期186人次。
兜牢底线 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是稳定就业大盘、兜牢民生底线的重点、难点。
我市通过鼓励、支持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发挥公益性岗位就业兜底保障作用,完善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制度等措施,保障好重点群体就业。
泽覃乡明星村脱贫户谢月兰能轻松找到一份工作,得益于重点群体就业服务。离家近、待遇好,谢月兰脸上布满笑容:“我是明星村就业之家推荐过来的,工作有一段时间了,这里的工作环境挺好的,我很喜欢这份工作。”
作为帮扶车间,凯祥制衣厂也享受到该政策的优惠。“我们车间享受到了很多政府政策,贴息贷款、水电费补贴,还有车间补贴,给我们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该制衣厂负责人钟美美表示。
我市共拨付瑞金经开区企业吸纳就业补贴10.9万元,拨付帮扶车间吸纳就业补贴44.8万元,拨付帮扶车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0.6万元,拨付个人岗位补贴512人次21.14万元,帮助企业积极吸纳劳动力。
助企纾困 大力织牢社会保障网
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这是大力构建社会保障网的重要一环。
今年以来,我市为经开区重点用工企业输送员工4265人,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82.54万元,为861家企业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252.6万元。
招工难一直是瑞金全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烦心事,在“5+2就业之家”的帮助下,该公司解决了这个难题。
“2024年,就业之家协助我们公司招聘200多名工人,并推动校企合作,有效缓解了用工难题。”瑞金全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台连宝告诉记者,2023年,该公司还享受了招工宣传补贴、职业技能补贴、吸纳重点群体就业补贴等多项惠企政策10多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5+2就业之家’网点,推动服务外延,构建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让服务更完善、更暖心。”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杨振中说道。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