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西省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赣财预〔2020〕79号)及《瑞金市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瑞财字〔2021〕35号)要求,现对我市2021年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及政策实施效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资金下达情况。根据《江西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赣财预指〔2020〕60号)和《关于下达2021年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赣市财预字〔2021〕23号)精神,上级共下达我市2021年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8364.8万元,其中: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827万元,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5537.8万元。
(二)项目安排情况。2021年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主要投入用于各种民生事业中,其中:林业发展事业396.8万元,占资金量的4.7%;道路交通事业5141万元,占资金量的61.5%;教育提升事业1861万元,占资金量的22.2%;民生改善事业700万元,占资金量的8.4%;乡镇基础设施完善事业266万元,占资金量的3.2%。具体项目安排情况为:低质低效林改造396.8万元、国省道和农村公路4145万元、“四好农村路”建设996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基本陈列改展项目1386万元、九天御景小区幼儿园装饰工程(公办)300万元、瑞金市第五中学运动场及校前广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175万元、武阳镇中心光荣敬老院附属配套工程335万元、九堡镇中心光荣敬老院附属配套工程265万元、瑞金市失智失能护理院附属配套工程项目100万元、九堡镇富田村池口上桥和池口下桥危桥重建项目50万元、叶坪镇谢排村三栋厅下小组至福寿陵塔道路硬化66万元、大柏地乡隘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万元、叶坪镇朱坊村农业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万元、武阳镇武阳村村庄环境整治项目50万元。
(三)资金使用情况。截至目前,2021年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已安排支出7655.32万元,占上级下达我市资金总量8364.8万元的91.5%。造成资金结余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普通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还未达到竣工验收及审计结算标准。
二、政策实施效果
(一)生态环境系统进一步提升。2021年,共计改造低质低效林3.35万亩,其中:更替改造0.44万亩、补植改造1.49万亩、抚育改造0.09万亩、封育改造1.33万亩,同时建成县级“四化”基地2个。通过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市森林覆盖率、林分质量、水体水质等生态环境指标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进一步美化。
(二)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21年,共安排革命老区资金5141万元用于道路项目建设,占资金量的61.5%,完成道路新建或改建46.52公里,直接受益人口达50多万人。项目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促进了物流事业的发展,降低了脐橙、蔬菜、油茶等特色农产品等运输成本,提高了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推进我市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础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为提升教育质量水平,投入革命老区资金475万元用于九天御景小区幼儿园装饰工程(公办)及瑞金市第五中学运动场及校前广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教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进一步促进了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缓解了我市教学资源紧张问题。
(四)红色文化弘扬进一步推进。为加大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和老区精神,促进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繁荣。利用革命老区资金1386万元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基本陈列改展,此举,为我市乃至全国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给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学习革命先烈优秀事迹和崇高精神更加优良的场所,将为下一步唱响“红色旅游”品牌和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五)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完善武阳镇中心光荣敬老院、九堡镇中心光荣敬老院及瑞金市失智失能护理院等项目的附属配套,极大改善了我市“三无”老人、“五保”老人以及城乡失智失能群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真正让弱势群体能享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弱有所保,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传传统美德,体现了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优越性。
(六)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随着九堡镇富田村池口上桥和池口下桥危桥重建项目、大柏地乡隘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叶坪镇朱坊村农业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武阳镇武阳村村庄环境整治项目、叶坪镇谢排村三栋厅下小组至福寿陵塔道路硬化等项目的投入使用,极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改善了相关地区“脏、乱、差”的形象,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老区人民生活质量,织就了一幅乡村振兴“幸福网”,被当地群众誉为“红色资金”、“红色项目”,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2022年3月24日